据说阿兰曾在电视上看到胡忠老师夫妇支教藏区孤儿学校的事迹后就深深地被打动,也埋下一颗小小的爱心“种子”。这次终于来到西康福利学校看望这些孩子们,并给他们带去了学习用品和玩具,在听到孩子们唱的这首学校校歌之后,阿兰眼角湿润了,她决定自费把这首校歌制作出来并发行,取名《雪山上的童话》,希望让更多人听到这首公益歌曲,了解老师们的无私奉献和伟大。
在胡忠老师眼里,学校完全是另一个家,这里的孤儿都是他的孩子。胡忠和谢晓君说:“爱心是幸福的源泉。我们相信,爱心会传递下去,力量会越来越强大,我们会继续默默坚守高原,把这份爱延续下去!
基础信息 | |
---|---|
演唱者 | 阿兰 |
曲作者 | 胡晓海 |
词作者 | 孙小宇 |
歌曲原调 | B |
编配选调 | B |
指法调式 | C |
调弦法 |
降半音调弦 |
拍号 | 4/4 |
曲谱包含 | 和弦指法图;六线谱;简谱;歌词 |
编曲信息 | |
和弦低音走向 | 基本一致,和弦未做删减,但个别和弦的低音有改编 |
和弦之间连接的低音旋律线 | 原曲中没有设计低音连接 |
和弦属性 | 按原曲和弦进行编配,但有部分和弦作了不影响和弦基本属性或性质的改编 |
顶部旋律线(Top Note) | 对和弦声部中的顶部旋律线中的重点、突出部分做了记录,排列大体一致 |
整体律动风格 | 对原曲的部分律动,进行了简单的记录 |
段落情绪 | 对原曲中所设计的各段落之间的情绪递进,做了简化编配 |
乐队同步 | 只编配记录了重点部分的乐队同步节奏 |
前奏 | 原曲有前奏,但为了降低演奏难度,没有编配进曲谱 |
间奏 | 原曲间奏包含有伴奏和旋律两部分,但实际只编配了伴奏部分 |
尾奏 | 原曲没有尾奏 |
段落结构有无删减 | 前奏藏语独白部分 |
旋律记录 | 完全一致,包括细化到装饰音、转音等 |
难度信息 | |
横按和弦 | 有1种 |
大跨度指法 | 无 |
有无Chord Melody(同时弹伴奏和旋律)部分 | 无 |
扫弦演奏部分 | 有2小节及以上 |
分解演奏部分 | 有2小节及以上 |
整份曲谱最快处和弦转换频率 | 1拍换一次 |
本谱中使用到的最小时值为 | 十六分音符 |
本谱中使用到的最小休止符时值为 | 无 |
特殊划分节奏(如连音) | 无 |
切分节奏 | 无 |
试听音频 | |
伴奏部分的制作方式 | MIDi制作 |
旋律部分的制作方式 | MIDi制作 |
是否加入其他乐器 | 无 |
试听音频与曲谱是否一致 | 完全一致,每个音都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