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曲主要也是单吉他伴奏,尽量还原了原曲的编配,关于曲谱说明两点:1、前奏前六小节原曲演奏中有拖拍,所以谱中节拍的标示不是很准,需要多听原曲找那个感觉,或者自由发挥也可以,但是要注意重音点,强弱拍的层次感要弹出来,重音点是每小节的第一拍;2、谱中的和弦虽然看上去都很容易按,但是有一部分不常见的和弦在转换时最好还是在指法上有一些安排;关于弹奏特别想说一点:原曲编曲很细腻,希望大家都可以弹的细腻一些,因为那种精雕细琢的感觉真的非常好,会有像是完成一件精美的手工那样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嗯——其实我就是想强调一下谱中琶音没有标示到的琴弦最好不要碰,另外就是弹间奏的时候通过右手拨弦力度的控制把原曲弦乐部分的旋律音尽量凸显出来。
| 基础信息 | |
|---|---|
| 演唱者 | 孟慧圆 |
| 曲作者 | 孟慧圆 |
| 词作者 | 孟慧圆 |
| 歌曲原调 | B |
| 编配选调 | B |
| 指法调式 | G |
| 调弦法 |
标准调弦 |
| 拍号 | 4/4 |
| 曲谱包含 | 和弦指法图;六线谱;简谱;歌词 |
| 编曲信息 | |
| 和弦低音走向 | 基本一致,和弦未做删减,但个别和弦的低音有改编 |
| 和弦之间连接的低音旋律线 | 只记录了原曲中重点、突出部分的低音连接,属于大体一致 |
| 和弦属性 | 按原曲和弦进行编配,但有部分和弦作了不影响和弦基本属性或性质的改编 |
| 顶部旋律线(Top Note) | 对和弦声部中的顶部旋律线中的重点、突出部分做了记录,排列大体一致 |
| 整体律动风格 | 严格遵照原曲进行编配,有重点,有细节 |
| 段落情绪 | 严格遵照原曲,较完整的编配了各段落之间的情绪递进 |
| 乐队同步 | 只编配记录了重点部分的乐队同步节奏 |
| 前奏 | 遵照原曲进行编配,但略有删减,仅大体一致 |
| 间奏 | 遵照原曲进行编配,但略有删减,仅大体一致 |
| 尾奏 | 原曲没有尾奏 |
| 段落结构有无删减 | 无删减 |
| 旋律记录 | 大体一致,不记录细节部分 |
| 难度信息 | |
| 横按和弦 | 有3种及以上 |
| 大跨度指法 | 有1种 |
| 有无Chord Melody(同时弹伴奏和旋律)部分 | 有2小节及以上 |
| 扫弦演奏部分 | 无 |
| 分解演奏部分 | 有2小节及以上 |
| 整份曲谱最快处和弦转换频率 | 1拍换一次 |
| 本谱中使用到的最小时值为 | 十六分音符 |
| 本谱中使用到的最小休止符时值为 | 无 |
| 特殊划分节奏(如连音) | 有 |
| 切分节奏 | 无 |
| 试听音频 | |
| 是否加入其他乐器 | 无 |
| 试听音频与曲谱是否一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