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纯朴的一首歌,网上实在找不到词曲作者,冠了“佚名”,好像是民歌改编的,有知道的还请告诉我一下。有几个问题需要说明:1、这个版本的前奏只有第1小节最后一拍和第二小节,曲谱中的前奏是完整的,是无意中听到编曲和这个版本一样的另一个版本的,间奏和尾奏是自己加的,如果不喜欢间奏可以用前奏替代,尾奏建议要用,因为这个版本没有终止式,自己弹唱时结束的太突然效果不好;2、整个歌的伴奏高声部的音比较多,单吉他弹奏时会感觉伴奏有点飘,不是很扎实,所以在弹奏时要注意尽量保持低音的延续性,就是说在拨5,6弦的时候左、右手的力度尽量加强;3、曲谱中C和弦的小节原曲中用的是一个转位和弦C/G,个人感觉转位以后少了点起伏,特别是只有单吉他伴奏的情况下,所以还是坚持用了原位,如果喜欢原曲那个感觉的,把原来按5弦3品的手指按在6弦3品就可以了,其他不用动;4、请注意休止符,要弹出休止符的顿挫感,具体方法是手指或是拨片弹出音以后立刻用原手指进行制音;5、前奏中小框框表示右手拍弦技巧,原曲中那个铃声一样的声音实在是模仿不来,也没有合适的泛音点,干脆拍一下意思意思得了,敬请谅解。音频示范从开始至间奏结束。
基础信息 | |
---|---|
演唱者 | 晴诚 |
曲作者 | 佚名 |
歌曲原调 | E |
编配选调 | E |
指法调式 | C |
调弦法 |
标准调弦 |
拍号 | 4/4 |
曲谱包含 | 和弦指法图;六线谱;简谱;歌词 |
编曲信息 | |
和弦低音走向 | 基本一致,和弦未做删减,但个别和弦的低音有改编 |
和弦之间连接的低音旋律线 | 原曲中没有设计低音连接 |
和弦属性 | 按原曲和弦进行编配,但有部分和弦作了不影响和弦基本属性或性质的改编 |
顶部旋律线(Top Note) | 对和弦声部中的顶部旋律线中的重点、突出部分做了记录,排列大体一致 |
整体律动风格 | 对原曲的部分律动,进行了简单的记录 |
段落情绪 | 对原曲中所设计的各段落之间的情绪递进,做了简化编配 |
乐队同步 | 没有编配记录乐队同步 |
前奏 | 遵照原曲进行编配,但略有删减,仅大体一致 |
间奏 | 个人主观编配了一段间奏,没有遵照原曲 |
尾奏 | 个人主观编配了一段尾奏,没有遵照原曲 |
段落结构有无删减 | 无删减 |
旋律记录 | 大体一致,不记录细节部分 |
难度信息 | |
横按和弦 | 无 |
大跨度指法 | 无 |
有无Chord Melody(同时弹伴奏和旋律)部分 | 有2小节及以上 |
扫弦演奏部分 | 无 |
分解演奏部分 | 有2小节及以上 |
整份曲谱最快处和弦转换频率 | 不快于两拍换一次 |
本谱中使用到的最小时值为 | 三十二分音符及以下 |
本谱中使用到的最小休止符时值为 | 十六分休止 |
特殊划分节奏(如连音) | 无 |
切分节奏 | 有 |
试听音频 | |
伴奏部分的制作方式 | 吉他实录 |
旋律部分的制作方式 | MIDi制作 |
是否加入其他乐器 | 无 |
试听音频与曲谱是否一致 | 完全一致,每个音都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