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落划分明确。带小节数标记。
最高音max、最低音min。第一换声点 CV1。
四度以上音程度数标注。 IV V 6 六 7 七 ⑧ IV+ V-
呼吸断句 。
起音:非C调前三个音对应的吉他指板的位置。
打板字母:标注于六线谱对应的音符下方。
B:右手掌根处敲击音孔上方。 P:右手大拇指敲击音孔上方。
D:右手中无指敲击音孔下方。 d:右手大拇指敲击音孔右下方。
T:右手大拇指敲击右下方面板。S:右手中无指敲击右下方侧板。
L:右手各手指连续敲击音孔下方面板。X:右手拍打音孔处琴弦。
Z:左手手指敲击左下方面板。
打板音符除根音偶尔是0外(通常用x表示),其他的0表示只打板无需弹奏琴弦。
基础信息 | |
---|---|
演唱者 | 四川芬达 |
曲作者 | 卅卅 |
歌曲原调 | A |
编配选调 | A |
指法调式 | G |
调弦法 |
标准调弦 |
拍号 | 4/4 |
曲谱包含 | 和弦指法图;六线谱;简谱;歌词 |
编曲信息 | |
和弦低音走向 | 基本一致,和弦未做删减,但个别和弦的低音有改编 |
和弦之间连接的低音旋律线 | 只记录了原曲中重点、突出部分的低音连接,属于大体一致 |
和弦属性 | 按原曲和弦进行编配,但有部分和弦作了不影响和弦基本属性或性质的改编 |
顶部旋律线(Top Note) | 对和弦声部中的顶部旋律线中的重点、突出部分做了记录,排列大体一致 |
整体律动风格 | 对原曲的部分律动,进行了简单的记录 |
段落情绪 | 严格遵照原曲,较完整的编配了各段落之间的情绪递进 |
乐队同步 | 只编配记录了重点部分的乐队同步节奏 |
前奏 | 原曲没有前奏 |
间奏 | 原曲有间奏,但为了降低演奏难度,没有编配进曲谱 |
尾奏 | 原曲有尾奏,但为了降低演奏难度,没有编配进曲谱 |
段落结构有无删减 | 结尾处 |
旋律记录 | 大体一致,不记录细节部分 |
难度信息 | |
横按和弦 | 有1种 |
大跨度指法 | 无 |
有无Chord Melody(同时弹伴奏和旋律)部分 | 无 |
扫弦演奏部分 | 无 |
分解演奏部分 | 有2小节及以上 |
整份曲谱最快处和弦转换频率 | 不快于两拍换一次 |
本谱中使用到的最小时值为 | 十六分音符 |
本谱中使用到的最小休止符时值为 | 八分休止 |
特殊划分节奏(如连音) | 无 |
切分节奏 | 无 |